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 1752年 22 x 18.2cm 南京博物院藏
郑板桥《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1752年,是前人保留下来的册页真迹,该册页系楷书碑文《新修城隍庙碑记》的草稿(22×18.2cm),现藏南京博物院。
郑板桥书法碑帖兼融,书画相参,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精神,对当时书坛和后世书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郑燮,字克柔……工画竹,以八分书与楷书相杂,自成一派。今山东潍县人多效其体。”后世戴熙、何绍基等名家也宗学其法,更多人则吸取他勇于革新的精神,纷纷创立新格。周积寅把郑板桥作为“明清两朝最具代表性的十六位书画家”之一。
郑板桥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书画合一的题跋,诗书画印的结合,在整体上表现中国书画的造型美,对后世书画产生了重大影响。
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是时代造就的,他揣摩前人的艺术精品,玩味艺术家的创造精神,在经济繁荣富庶的江南公民社会的空气中,遵循艺术发展寻求突破再创新的规律和要求,强化了板桥艺术创作的特殊效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丰富了中国文艺的百花园。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
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