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毛笔书法>毛笔书法名家>明朝书法家>

杨慎(1488-1559)

来源:网络  作者:杨慎  时间:2022-09-0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杨慎 (1488-1559)用修,初号月溪,又号升庵、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等,明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

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世宗朱厚熜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位的,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起,世宗宠信桂萼、张璁倡继统不继嗣之说,德高望重的杨廷和父子和许多大臣坚决反对。为此,杨廷和被迫辞官归里,杨慎一再上书辞职,不愿与张、桂等“无耻小人”同列共事。对此,刚愎自用的朱厚熜非常生气,他一意孤行,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升庵“又谐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世宗更加震怒,竟使用暴力镇压,“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约集同年进士检讨王元正等二百多人,激动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宫大哭,抗议非法逮捕朝臣、声彻宫廷。“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升庵于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复苏;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几乎死去,然后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八年(1529年)其父死,获许归葬,自是或归蜀,或留戍所。 三十八年(1559)老于永昌卫。穆宗隆庆初,赠光禄寺少卿,熹宗天启时追谥文宪,故称“杨文宪”。

升庵在云南无法实现他远大的政治抱负,遂把仕途失意后的愤懑转化为动力,孜孜不倦地从事写作和研究,并深入边地,游历考察,讲学授徒。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滇士从者如云,使当时文化落后的云南学风大开。升庵一生博学多闻,著述达四百余种。《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慎为第一”。这些著述除文学、史学、哲学外,还有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民俗等方面。他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和多种学科的学者。后人选辑为《升庵集》八十卷行世。作诗2000多首,而《明诗别裁集》仅选升庵诗十五首,流行的文学史著作、作品选则更少提及其人其诗。

如今,升庵先生的作品中,被人传诵的一首《临江仙》词几乎家喻户晓,这首词为升庵先生所著《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中的一节,先是被修订《三国演义》的毛宗岗选为全书的开篇,后为台湾女作家琼瑶引词句为小说的篇名《几度夕阳红》,更是借电视剧之力被广泛传唱。

杨慎工书善画,为明中期的学者代表书家,其书艺之名为学博才雄之名所掩,加之先生半生流戍云南,其书迹已大多散亡,故明清以来对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鲜有专门的整理与研究。

附录:《临江仙》(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像,取自明陈洪绶绘《升庵簪花图》,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欣赏】

杨慎《石马泉亭诗页》冷金笺行书 21.4×47.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慎《留赠杨判官与哭晁镜湖太史墓诗诗页》纸本楷书 26.5×1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杨慎《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绢本行草 28×105.6cm 嘉靖三十七年(1558) 中国美术馆藏

杨慎《行书诗扇》金笺行书 17.8×51.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慎《自书诗卷》纸本行草 47.5×672cm 嘉靖二十九年(1550)成都杨升庵博物馆藏

【相关文章】

《杨慎书法作品赏析》(作者:倪宗新)

杨慎 相关文章

杨慎(1488-1559)
人气:99
栏目: 明朝书法家
杨慎(1488-1559)

明朝书法家 名录

顾鼎臣(1473-1540)
人气:203
顾鼎臣
顾鼎臣(1473-1540)昆山(今江苏苏州)人。著有《未斋集》。《
皇甫涍 (1497-1546)
人气:200
皇甫涍
皇甫涍(1497-1546)明诗文家。字子安,号少玄,长洲(今苏州)
吴承恩(1506-1582)
人气:198
吴承恩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
徐 霖(1462-1538)
人气:196
徐霖
徐 霖(1462-1538)字子仁,一字子元,号髯仙、髯伯,别号九峰道人
宋璲(1344-1380)
人气:196
宋璲
宋 璲(1344-1380)明代书法家。字仲珩,浦江(今属浙江)人。宋
明朝七品小官陆粲,凭借一手小楷名流至今
人气:195
陆粲
陆粲(14941551)字子余,一字浚明,长洲人。嘉靖五年(1526)中
孙慎行(1565—1636)
人气:194
孙慎行
孙慎行(15651636)字闻斯,号淇澳,常州武进(今江苏常州市武
邝露(1604—1650)
人气:193
邝露
邝露(16041650)字湛若,号海雪,南海大沥人。明末广东著名诗
陈继儒(1558-1639)
人气:193
陈继儒(1558-1639)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自
董其昌(1555-1636)
人气:192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 今上
沈藻
人气:192
沈藻
沈藻,生卒年不详,字凝清,一字仲藻,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曾棨 (1372-1432)
人气:191
曾棨
曾棨 (1372-1432)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永乐二年(14
黄淳耀(1605-1645)
人气:191
黄淳耀
黄淳耀(1605-1645)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
邓黻
人气:191
邓黻
邓黻,江苏常熟人,字文度,号新梓,正德二年举人,博通经史
陈洪绶(1598-1652)
人气:191
陈洪绶(1598-1652)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
王逢年
人气:190
王逢年
王逢年,字舜华,初名治,字明佐,王同祖子。崑山(今江苏昆山
于谦(1398-1457)
人气:188
于谦
于 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杭州)人,自幼聪颖过人,青
沈周(1427-1509)
人气:187
沈周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
邵宝(1460-1527)
人气:187
邵宝
邵宝(1460-1527)明代礼部尚书,字国贤,号二泉,别号二泉居士,
沈仕 (1488-1565)
人气:186
沈仕
沈仕(1488-1565)字懋学,一作字子登,号青门山人,仁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