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诗词名句>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来源:书法资料网  查阅:151 次  时间:2023-03-19    

诗词名句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出自: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诗人:陶渊明

分类:关于(人生)

全文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pī)(hè)欣自得,屡空常晏(yàn)如。

时来苟(gǒu)冥会,宛辔(pèi)(qì)通衢(qú)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miǎo)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yū)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zé)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jīn),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lú)

诗文鉴赏

作者资料

陶渊明 诗词作品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最后一首。对此诗的首句“怅恨独策还”,有两种解说:一说认为这首诗是紧承第四首《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而作,例如方东树说,“怅恨”二字,承上昔...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连雨独饮》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连雨独饮》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参考资料: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79-81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35-537...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实际上是组诗的前后两大部分的一个转折点。诗借《海外南经》、《大荒南经》以及郭璞注中有关“不死之民”“不死国”之神话传说,渲染神话世界里长生不死之乐,“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最后一首。对此诗的首句“怅恨独策还”,有两种解说:一说认为这首诗是紧承第四首《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而作,例如方东树说,“怅恨”二字,承上昔...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è)岂足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晋义熙五年(409),陶渊明四十五岁。陶渊明归园田居躬耕已四年余。去岁六月遇火,如今“茅茨已就治”,重新恢复了乡间常规生活。又是重九暮秋,伤时悲逝,油然而生。退出纷争的...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这篇赋作的写作时间,一说是他年轻时的作品,一说大约完成于作者任职或归隐期间。据袁行霈考证《闲情赋》是陶渊明十九岁时所作。参考资料:1、陈振鹏 章培恒 等...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四十一岁。义熙元年(405年)三月,刘敬宣上表晋安帝自请辞职。陶渊明大概就是为刘敬宣上表辞职之事奉命出使京都,出使途中经钱溪(今安徽省贵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组诗写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当时作者46岁。根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义熙元年(405年)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义熙四年(4...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答庞参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答庞参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宋文帝元嘉元年,陶渊明六十岁。据四言《答庞参军》序,庞为卫军参军。按江州刺史王宏镇浔阳,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进号卫将军,则庞当是王宏的参军。庞在浔阳为官,与陶渊明遂成“...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述酒》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述酒》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五十七岁。晋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自己称帝,建刘宋王朝,改年号为永初。次年九月,以毒酒授张袆,使鸩...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而这一组自挽的《拟挽歌辞三首》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四时》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四时》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这一年,陶渊明全家离开南村,回到阔别六年的上京里老家。参考资料: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陶渊明四十岁。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行镇军将军。军府设在京口。陶渊明当时为生活所迫,出任镇军将军府的参军,在赴京口上任行经曲阿(今江苏丹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这两句叙事,显得很随意,是说在东皋种苗,长势如何如何。但就在随意的话语中,显出了一种满意的心情,他说这话好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虽有荷锄倦,浊...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是陶渊明回答刘柴桑邀请他隐居庐山的事。刘柴桑与陶渊明往来关系甚密,陶集中有唱和诗《和刘柴桑》《酬刘柴桑》二首。逯钦立注《陶渊明集》将这首《和刘柴桑》诗系于晋安帝义熙五年...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陶渊明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