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诗词名句>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来源:书法资料网  查阅:151 次  时间:2023-03-19    

诗词名句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出自:精卫填海

诗人:佚名

分类:关于(山水)

全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诗文鉴赏

作者资料

佚名 诗词作品

先秦 佚名《叔于田》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叔于田》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的主旨背景,古今因对“叔”一词特指与否的不同理解,而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叔”是特指郑庄公之弟太叔段(共叔段)。另一派认为“叔”非特指。今人多认为是赞美一位青年猎人...

佚名 200 阅读

宋代 佚名《玉蝴蝶·为甚夜来添病》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宋代 佚名《玉蝴蝶·为甚夜来添病》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词写春闺怀人。上片言闺中无聊,强临宝镜。憔悴娇慵,懒于梳妆。垂帘独坐,倚遍熏笼。下片写怀人之情。玉人不见,锦书频寄,约在春归,今已入夏,不见归来。粉墙花影,罗帐梦断,添人愁思...

佚名 200 阅读

两汉 佚名《古乐府·兰草自然香》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两汉 佚名《古乐府·兰草自然香》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兰草自然香,生于大道旁。 要镰八九月,俱在束薪中。...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南风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南风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小雅·鹿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小雅·鹿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针对历史上不同的看法,邓庆红从主题和成诗时间进行考证,认为《小雅·鹿鸣》的成诗时间当在西周中后期的宣王时代,故而应为强调“等级观念及宗族团结”的美诗。此诗是对君王“燕群臣嘉...

佚名 200 阅读

元代 佚名《醉桃源》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元代 佚名《醉桃源》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本来无说本无言。澄寂湛然。湛然常寂气神全。希内自观玄。 玄中妙,妙中玄。无相貌,莫团圆。往来去,怎遮拦。清风明月前。...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卷阿》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卷阿》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尚有争议。《毛诗序》认为是“召康公戒成王也”;宋代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召康)公从成王游歌于卷阿之上,因王之歌而作此以为戒”;而今人祝秀权认为《大雅...

佚名 200 阅读

未知 佚名《樵夫毁山神》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未知 佚名《樵夫毁山神》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硕人》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硕人》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卫人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歌。《毛诗序》曰:“《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历代学者多赞成毛序的说法。="gs-tip...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东山》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东山》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其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于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术手法高超,...

佚名 200 阅读

未知 佚名《韩琦大度》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未知 佚名《韩琦大度》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十亩之间》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十亩之间》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关于此诗的主旨与背景,历来有多种观点。《毛诗序》云:“《十亩之间》,刺时也。言其国削小,民无所居焉。”另外还有人主张“情诗恋歌”说,即把“行与子还”、“行与子逝”,解释为姑...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大雅·江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大雅·江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据《后汉书·东夷传》,周厉王之时因为政治昏乱,东方的淮夷入寇,虢仲征之,未能取胜。宣王之时,首先消除玁狁之患,然后宣王亲征,平定淮夷之乱。宣王驻于江汉之滨,命召伯虎率军征之...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简兮》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简兮》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邶风·简兮》一诗,由于卒章词语隐约、意象朦胧,所以全诗旨趣要眇难测。旧说是讽刺卫君不能任贤授能、使贤者居于伶官的诗,如《毛诗序》等均持此说。而今人多以为《毛诗序》不足征,...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商颂·长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商颂·长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殷商后王祭祀成汤及其列祖,并以伊尹从祀的乐歌。《毛诗序》云:“《长发》,大禘也。”根据《礼记》,大禘是国君祭天,以自己的祖先陪享的一种祭祀仪式。这种祭祀乐歌经过春秋时代...

佚名 200 阅读

元代 佚名《喜春来·七夕》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元代 佚名《喜春来·七夕》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在中国都是节日,真是有趣的巧合。元代的民间散曲家注意到这一点,作了同曲牌的组曲分咏它们,本篇就是其中的一支。既然是分咏,就必然要突出各个...

佚名 200 阅读

唐代 佚名《送兄》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唐代 佚名《送兄》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关于这首诗,所传甚少,独在《全唐诗》方见之,对作者的介绍是“如意中女子”,其真名实姓、生卒年月、何地之人等皆无从考证,唯能全凭《全唐诗》注解了。《全唐诗》写道:“女子南海人”,...

佚名 200 阅读

两汉 佚名《薤露》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两汉 佚名《薤露》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薤露》本是送葬的哀歌。旧说出于楚汉之际的田横的门客,田横被汉高祖征召,半途自杀,他的门客哀悼他作了此歌。至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乐毅报燕王书》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乐毅报燕王书》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燕王哙时,齐湣王因燕乱起兵攻燕,掳掠燕国宝器运回齐国。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燕昭王。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五国的军队攻破齐国。后来燕国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乐毅被迫出逃,齐人大破燕军。...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国风·邶风·泉水》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国风·邶风·泉水》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关于此诗,《毛诗序》、方玉润《诗经原始》、范家相《诗渖》等以为是卫女思归之作,而何楷《诗经世本古义》、龚橙《诗本谊》、魏源《诗古微》、高亨《诗经今注》等以为是许穆公夫人所作...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国风·卫风·淇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国风·卫风·淇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据《毛诗序》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何草不黄》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何草不黄》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全诗以一征人口吻凄凄惨惨道来,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一、二两章以“何草不黄”、“何草不玄”比兴征人无日不在行役之中,似乎“经营四方”已是征夫的宿定命运。既然草木注定要黄、要玄,...

佚名 200 阅读

宋代 佚名《西江月》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宋代 佚名《西江月》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健体安身可美,喜笑化食堪夸。更言一事实为佳。 肥风瘦痨都罢。 兼且时光似箭,更加景色难赊。名园等处乐奢华。 一任佳人玩耍。...

佚名 200 阅读

唐代 佚名《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唐代 佚名《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船夫水上生活的抒情小词,它写的是狂风过后船夫们驾驶帆船前进的情景和心情。 词一开头就说”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五里滩,是这条河上的一个地名,“头”是方位词...

佚名 200 阅读

五代 佚名《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五代 佚名《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篇幅不长,却多变化。起首“五两竿头风欲平”。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系于高竿顶端,用来测占风向、风力。“两”或作“里”,...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蟋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蟋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岁末述怀诗。《毛诗序》说:“《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国风·召南·野有死麕》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国风·召南·野有死麕》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野有死麕...

佚名 200 阅读

先秦 佚名《君子于役》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佚名《君子于役》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

佚名 200 阅读

两汉 佚名《长歌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两汉 佚名《长歌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

佚名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