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诗词名句>

栖霞山裂 沂水陷穴,广数亩

来源:书法资料网  查阅:151 次  时间:2023-03-19    

诗词名句

栖霞山裂 沂水陷穴,广数亩

出自:地震

诗人:蒲松龄

分类:关于(山水)

全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jì)下,方与表兄李笃(dǔ)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bǒ),酒杯倾覆;屋梁椽(chuán)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dǐng)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fèi)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qī)霞山裂;沂(yí)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诗文鉴赏

作者资料

蒲松龄 诗词作品

清代 蒲松龄《渡河》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渡河》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归途过黄河,一叶大如掌。飕飗西南风,饱帆荡双桨。 船小堕帆侧,高低任俛仰。舟如瓢水盈,闪闪浮瓮盎。 激水雪崩腾,珠花迸衣上。驶急穿横流,汹汹作怒响。 回首过来处,低云接沆漭。...

蒲松龄 200 阅读

清代 蒲松龄《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旧向长堤缆画桡, 秋来秋色倍萧萧, 空垂烟雨拂横桥。 斜倚西风无限恨, 懒将憔悴舞纤腰, 离思别绪一条条。...

蒲松龄 200 阅读

清代 蒲松龄《九日望日怀张历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九日望日怀张历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 蕉窗酒醒闻疏雨,石径云深长绿苔。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蒲松龄 200 阅读

清代 蒲松龄《山市》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山市》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以情衬景。作者在形貌时,是通过孙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来形貌山市奇景的。...

蒲松龄 200 阅读

清代 蒲松龄《青石关》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青石关》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 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 句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 挽辔眺来处。茫茫积翠雾。...

蒲松龄 200 阅读

清代 蒲松龄《红毛毡》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红毛毡》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

蒲松龄 200 阅读

清代 蒲松龄《狼三则》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狼三则》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

蒲松龄 200 阅读

清代 蒲松龄《牧童逮狼》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牧童逮狼》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

蒲松龄 200 阅读

清代 蒲松龄《促织》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促织》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本篇小说从总体看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在本文之后又加上“异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评论。《聊斋志异》在...

蒲松龄 200 阅读

清代 蒲松龄《地震》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代 蒲松龄《地震》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蒲松龄描写的这次地震,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郯城大地震”。地震发生在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 (清康熙7年农历6月17日戌时),震级为8.5级,震中在临淄西北约一百五十公里的莒梁,郯城一带,而临...

蒲松龄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