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出自:过垂虹
诗人:姜夔
分类:关于(生活)
全文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xiāo)。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出自:过垂虹
诗人:姜夔
分类:关于(生活)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xiāo)。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楼上对春寒,卷珠帘、瞥然一见。如今春去,香絮乱因风,沾径草,惹墙花,一一教谁管。阳关去也,方表人肠断。几度拂行轩,念衣冠、尊前易散。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
姜夔 200 阅读
宋光宗赵惇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合肥,这首词就是这年春天在合肥写的。 如小序所说,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可是,通篇都是写景,作者寄居异乡的惆怅,伤时感世的愁绪,尽...
姜夔 200 阅读
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白石词则不然,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
姜夔 200 阅读
伐木响虚牝,我愿友褐夫。 九关呀虎豹,何时内高祛。 黄鹄眇云树,鹦鹉澹烟芜。 倚杖得清赏,洗心观本初。...
姜夔 200 阅读
据《淡黄柳》词序,词人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公元1190年)到合肥;据《浣溪沙》词序,词人于第二年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离开合肥。又据一些词看,辛亥年他似乎再到过合肥,经秋再次离去。这...
姜夔 200 阅读
柏绿椒红事事新, 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 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 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 郁垒神荼写未真。...
姜夔 200 阅读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
姜夔 200 阅读
此词当为姜夔离开合肥后,在旅途中的驿舍里追念与合肥恋人分手情景而作的惜别之词。夏承焘、吴无闻《姜白石词校注》:“词当是作者离合肥后,在‘水驿灯昏’的旅途中所写。”="gs-...
姜夔 200 阅读
项侯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知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突过苏李前。 我知切切秋虫语,自诡平生用心苦。 神凝或与元气...
姜夔 200 阅读
将军家世出臞儒,合上青云作计疏。 吴下宅成花未种,湖边地吉草新锄。 空嗟过隙催人世,赖有提孩读父书。 它日石羊芳划路,弟兄来此一沾裾。...
姜夔 200 阅读
此词当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下半年。当年六月,辛弃疾被重新起用,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到任后,曾与姜夔等人同登蓬莱阁,辛弃疾作《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姜夔作此...
姜夔 200 阅读
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丙午),姜夔回到了他幼年生活过的湖北汉阳。他是为了去探望嫁在汉阳的姐姐和郑次皋等朋友们的。在秋天来到汉阳。他这次在汉阳逗留的时间不很长,而感情上却眷恋很...
姜夔 200 阅读
衡山为真宫,道士饮我酒。 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 问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 殷勤起见邀,徐步入林薮。 云深险径黑,石成湍水吼。 寻源行渐远,茅屋翦如帚。 老烹茶味苦,野琢琴形丑。 叟云...
姜夔 200 阅读
这是一首与情人依依惜别的情词,作于绍熙二年辛亥(1191)正月二十四日离别合肥之际 。此一别,很可能就是白石与合肥女子最后之别,至少那年之后,即成生离死别。参考资料:...
姜夔 200 阅读
白天碎碎如析绵,黑天昧昧如陈玄。 白黑破处青天出,海月飞来光尚湿。 是夜太史秦月蚀,三家各自矜算术。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书不在夕。 上令御史登吴山,下视海门监月出。 年来历失无人...
姜夔 200 阅读
斋下瞰湖山,光景奇绝。予数过之,为赋此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
姜夔 200 阅读
这首词作于淳熙十三年(1086年),作者客居长沙之时。潭州就是今天的湖南长沙,南宋时盛产红梅。这首词名为咏梅,实为写怀人之情,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参考资料:1、...
姜夔 200 阅读
武昌十万家,落日紫烟低。 亭亭头陀塔,高处白鸟棲。 白鸟忽飞去,春山空四围。 南楼有佳人,再召且再辞。 闭门课文事,撄物深一机。 斯人不可致,白鸟会来归。...
姜夔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