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诗词名句>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来源:书法资料网  查阅:151 次  时间:2023-03-19    

诗词名句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出自:归园田居·其一

诗人:陶渊明

分类:关于(生活)

全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jī)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

(ài)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文鉴赏

作者资料

陶渊明 诗词作品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用《山海经》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感慨,其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参考资料:1、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江苏教育...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这一年,陶渊明全家离开南村,回到阔别六年的上京里老家。参考资料: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咏三良》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咏三良》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当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与...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荣木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荣木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是陶渊明回答刘柴桑邀请他隐居庐山的事。刘柴桑与陶渊明往来关系甚密,陶集中有唱和诗《和刘柴桑》《酬刘柴桑》二首。逯钦立注《陶渊明集》将这首《和刘柴桑》诗系于晋安帝义熙五年...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年八月,刘裕北征后秦,世子刘义符留守建康,延请周续之馆于安乐寺讲《礼》月余,复归庐山。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白日沦西阿[1],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2]。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3],挥杯劝孤影[4]。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5]。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咏二疏》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咏二疏》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在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与《杂诗十二首》写作时间相...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联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联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 念彼穷居上,如何不叹息!(渊明) 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 远招王于乔,云驾庶可饬。(愔之) 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 霜露岂不切?务从忘爱翼。(循之) 高柯...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隆安四年(400年)春,桓玄克荆州、雍州后,督八州即八郡军事,领荆州、江州刺史。当时陶渊明在桓玄幕府里供职。隆安五年七月,他回乡探亲假满,再次...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和郭主簿》第二首主要写秋色。写秋色而能独辟溪径,一反前人肃杀凄凉的悲秋传统,却赞赏它的清澈秀雅、灿烂奇绝,乃是此诗具有开创性的一大特征。古诗赋中,写秋景肃杀悲凉,以宋玉《九辩...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停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停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约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春,当时作者闲居于家乡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此前一年,桓玄在建康(今南京)篡东晋帝位,这一年二月,刘裕收取京口(今镇江)、广陵(今扬州),...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组诗写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当时作者46岁。根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义熙元年(405年)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义熙四年(4...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蜡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蜡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写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时年陶渊明五十八岁,诗人恰逢蜡日,即兴而作。参考资料:1、柯宝成.陶渊明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1:162...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诗人归田以后,同几位友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在路上看到诸多事物,又联想到了自己退隐之后的境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参考资料:1、孟二冬 .《陶...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连雨独饮》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连雨独饮》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参考资料: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79-81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35-537...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从陶诗看来,他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最后一首。对此诗的首句“怅恨独策还”,有两种解说:一说认为这首诗是紧承第四首《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而作,例如方东树说,“怅恨”二字,承上昔...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写于东晋隆安四年(400年),作者陶渊明三十六岁。作者此时在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职。此前,陶渊明奉桓玄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完成使命后,返途中路过江西,准备顺道回...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年八月,刘裕北征后秦,世子刘义符留守建康,延请周续之馆于安乐寺讲《礼》月余,复归庐山。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荣木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荣木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陶渊明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