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诗词名句>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来源:书法资料网  查阅:151 次  时间:2023-03-19    

诗词名句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出自:读山海经·其一

诗人:陶渊明

分类:关于(天气)

全文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shū)

众鸟欣(xīn)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zhé),颇(pō)回故人车。

欢言酌(zhuó)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诗文鉴赏

作者资料

陶渊明 诗词作品

魏晋 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一首诗作年无考,研究陶诗的人,有把它系于晋安帝元兴二年癸卯(403年)的。参考资料: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00-501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写于东晋隆安四年(400年),作者陶渊明三十六岁。作者此时在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职。此前,陶渊明奉桓玄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完成使命后,返途中路过江西,准备顺道回...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二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二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荣木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荣木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三年(421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陶渊明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四十一岁。义熙元年(405年)三月,刘敬宣上表晋安帝自请辞职。陶渊明大概就是为刘敬宣上表辞职之事奉命出使京都,出使途中经钱溪(今安徽省贵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答庞参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答庞参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当作于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是年八月宋文帝改元为元嘉元年。当时陶渊明隐居在浔阳郡上京里(今江西省九江市郊),庞参军奉命从江陵(今属湖北)出使上都(今南京),途径浔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这一年,陶渊明全家离开南村,回到阔别六年的上京里老家。参考资料: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用《山海经》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感慨,其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荣木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荣木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借古代神话中著名的夸父逐日故事,歌咏失败的英雄,寄托对某些政治斗争中的失势者的复杂感情。 夸父追日的神话以绝妙天真的想像极度夸张地表现了先民们战胜自然的勇气和信心,具有巨大的...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联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联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 念彼穷居上,如何不叹息!(渊明) 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 远招王于乔,云驾庶可饬。(愔之) 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 霜露岂不切?务从忘爱翼。(循之) 高柯...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隆安四年(400年)春,桓玄克荆州、雍州后,督八州即八郡军事,领荆州、江州刺史。当时陶渊明在桓玄幕府里供职。隆安五年七月,他回乡探亲假满,再次...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时运·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时运·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写作时间在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当时陶渊明四十岁,正闲居在家乡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他在三月三日出游东郊,想起曾点说过的那一番话,写下了这首纪游的《时运》诗。古代三...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白日沦西阿[1],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2]。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3],挥杯劝孤影[4]。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5]。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酬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酬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酬刘柴桑》作于东晋义熙十年(414年)秋天,时陶渊明五十岁。这年秋天,刘柴桑下庐山来拜访陶渊明,相互作诗和唱,陶渊明于是作下《酬刘柴桑》。参考资料:1、陈庆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责子》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责子》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年),当时陶渊明四十四岁。参考资料: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79-181...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这首诗。房屋焚毁,似乎并没有使诗人感...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写于东晋隆安四年(400年),作者陶渊明三十六岁。作者此时在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职。此前,陶渊明奉桓玄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完成使命后,返途中路过江西,准备顺道回...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