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诗词名句>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来源:书法资料网  查阅:151 次  时间:2023-03-19    

诗词名句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出自: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诗人:陶渊明

分类:关于(抒情)

全文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pī)(hè)欣自得,屡空常晏(yàn)如。

时来苟(gǒu)冥会,宛辔(pèi)(qì)通衢(qú)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miǎo)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yū)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zé)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jīn),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lú)

诗文鉴赏

作者资料

陶渊明 诗词作品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年众说纷纭,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根据其《命子》、《责子》二诗推算,系于东晋义熙四年(408年)渊明四十四岁时作,较为可信。参考资料:1、吴小如等.汉魏六...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答庞参军·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答庞参军·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当作于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是年八月宋文帝改元为元嘉元年。当时陶渊明隐居在浔阳郡上京里(今江西省九江市郊),庞参军奉命从江陵(今属湖北)出使上都(今南京),途径浔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九月。这年陶渊明四十六岁,是他弃官彭泽令归田躬耕的第六年。在这年秋收后,他以郑重又愉快的心情创作了《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首诗。="...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这首诗。房屋焚毁,似乎并没有使诗人感...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三年(421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陶渊明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组诗写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当时作者46岁。根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义熙元年(405年)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义熙四年(4...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三年(421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陶渊明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是陶渊明回答刘柴桑邀请他隐居庐山的事。刘柴桑与陶渊明往来关系甚密,陶集中有唱和诗《和刘柴桑》《酬刘柴桑》二首。逯钦立注《陶渊明集》将这首《和刘柴桑》诗系于晋安帝义熙五年...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这篇赋作的写作时间,一说是他年轻时的作品,一说大约完成于作者任职或归隐期间。据袁行霈考证《闲情赋》是陶渊明十九岁时所作。参考资料:1、陈振鹏 章培恒 等...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十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咏荆轲》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咏荆轲》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陶渊明的这首诗显然是取材于上述史料,但并不是简单地用诗的形式复述这一历史故事。 诗的头四句,从燕太...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四时》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四时》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一首诗作年无考,研究陶诗的人,有把它系于晋安帝元兴二年癸卯(403年)的。参考资料: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00-501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年众说纷纭,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根据其《命子》、《责子》二诗推算,系于东晋义熙四年(408年)渊明四十四岁时作,较为可信。参考资料:1、吴小如等.汉魏六...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乞食》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乞食》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说此诗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渊明六十二岁,诗人根据乞食的真实经历,写下此诗。一说此诗作于陶渊明青年时期,大约在东晋...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是陶渊明回答刘柴桑邀请他隐居庐山的事。刘柴桑与陶渊明往来关系甚密,陶集中有唱和诗《和刘柴桑》《酬刘柴桑》二首。逯钦立注《陶渊明集》将这首《和刘柴桑》诗系于晋安帝义熙五年...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陶渊明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