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出自:咏白海棠
诗人:曹雪芹
分类:关于(天气)
全文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zǎn)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yǐ)画栏如有意,清砧(zhēn)怨笛送黄昏。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出自:咏白海棠
诗人:曹雪芹
分类:关于(天气)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zǎn)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yǐ)画栏如有意,清砧(zhēn)怨笛送黄昏。
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曹雪芹 200 阅读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
曹雪芹 200 阅读
随身伴, 独自意绸缪。 谁料风波平地起, 顿教躯命即时休。 孰与话轻柔? 东逝水, 无复向西流。 想象更无怀梦草, 添衣还见翠云裘。 脉脉使人愁!...
曹雪芹 200 阅读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 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
曹雪芹 200 阅读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照理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
曹雪芹 200 阅读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好...
曹雪芹 200 阅读
而且,这种情况也不只限于正面人物。第二回贾雨村闲谈之中所发的“正”“邪”二气的大议论即其例。咏蟹诗也是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思想的。小说中有一段值得注意的话,就是众人的评论:“这方是...
曹雪芹 200 阅读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 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 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 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
曹雪芹 200 阅读
运不济、身世悲惨的香菱,原为乡宦小姐,后沦为奴隶,做了薛蟠之侍妾。她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于丫头。她渴望过贵族阶级的精神生活,因此“慕雅女雅集”,偶遇进园的机会,就一...
曹雪芹 200 阅读
晴雯是《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的大丫环,风流灵巧、心志两洁与林黛玉相近,故历来有“晴为黛影”之说。第七十八回写宝玉构想晴雯死后做了芙蓉花神,于是就有了《芙蓉女儿诔》这样一篇至...
曹雪芹 200 阅读
此诗为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贾探春(蕉下客)作,是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最末一首。此诗作为小说人物诗,深刻展现了探春富于冷静理性的性格。“残菊”即...
曹雪芹 200 阅读
这首曲子出自《红楼梦》,象征着封建婚姻的“金玉良姻”和象征着自由恋爱的“木石前盟”,在小说中都被画上了癞僧的神符,载入了警幻的仙册。这样,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贾宝玉和薛宝钗的...
曹雪芹 200 阅读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曹雪芹 200 阅读
空挂纤纤缕, 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 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 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 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曹雪芹 200 阅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
曹雪芹 200 阅读
这是香菱写的第二首咏月诗。 在这首诗的创作中,香菱菱牢牢记住黛玉的话:“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结果,“放开”倒是做到了,却又偏偏走向另一个极端——“过于穿凿”。诚如宝钗所评论的。“...
曹雪芹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