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出自:送狄宗亨
诗人:王昌龄
分类:关于(四季)
全文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出自:送狄宗亨
诗人:王昌龄
分类:关于(四季)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
王昌龄 200 阅读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何当边...
王昌龄 200 阅读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王昌龄 200 阅读
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时。王昌龄开元二十七年(739)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
王昌龄 200 阅读
草绿小平津,花开一水滨。 今君不得意,辜负帝乡春。 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 阮君唯饮酒,陶令肯羞贫。 阳羡风流地,沧江避世人。 菱歌五湖远,桂树八公邻。 青鸟迎孤棹,白云随一身。 潮从...
王昌龄 200 阅读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
王昌龄 200 阅读
天宝(742—756)年间,唐玄宗宠纳杨玉环,淫佚无度。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陈氏数年无子,所以平阳公主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
王昌龄 200 阅读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还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关柳色深。夜闲须...
王昌龄 200 阅读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
王昌龄 200 阅读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征草泽,微臣献谋猷。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望尘非...
王昌龄 200 阅读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后期(748—756)王昌龄贬龙标尉时,当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送别友人时在宴会上所创作的,为客中送客之作。参考资料:1、周啸天...
王昌龄 200 阅读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流人即流浪艺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头》。此诗写听流浪艺人弹奏筝曲《水调歌头》的感受,借此表达贬谪途中凄清又幽暗的心境...
王昌龄 200 阅读
《青楼曲二首》的第一首诗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行进,越走越远,到后来就只见地上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
王昌龄 200 阅读
客来舒长簟,开閤延清风。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忽忆鲈鱼鲙,扁舟往江东。...
王昌龄 200 阅读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王昌龄 200 阅读
这首诗的主题是“玩月”。诗人与堂弟高卧南斋时,月亮刚刚出来。渐渐地升高之后,清辉遍洒水上、树木上,倾泻在窗户上。这两句写月光很有特色,尤其是一个“澹”字、一个“演漾”,逼真地说...
王昌龄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