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诗词名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来源:书法资料网  查阅:151 次  时间:2023-03-19    

诗词名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出自:归去来兮辞·并序

诗人:陶渊明

分类:关于(天气)

全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sù),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mí)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yì)。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rěn),当敛(liǎn)(shang)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诗文鉴赏

作者资料

陶渊明 诗词作品

魏晋 陶渊明《时运·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时运·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写作时间在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当时陶渊明四十岁,正闲居在家乡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他在三月三日出游东郊,想起曾点说过的那一番话,写下了这首纪游的《时运》诗。古代三...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酬丁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酬丁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柴桑县是陶渊明的家乡,柴桑县令刘程之于元兴二年(403年)弃官归隐,接替他的县令姓丁,即丁柴桑。由刘程之的介绍,陶渊明逐渐与他成了莫逆之交。此诗约作于义熙二年(406年)作者隐耕园...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蜡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蜡日》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写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时年陶渊明五十八岁,诗人恰逢蜡日,即兴而作。参考资料:1、柯宝成.陶渊明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1:162...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四十一岁。义熙元年(405年)三月,刘敬宣上表晋安帝自请辞职。陶渊明大概就是为刘敬宣上表辞职之事奉命出使京都,出使途中经钱溪(今安徽省贵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当时陶渊明三十九岁。此前二年,即隆安五年(401年),陶渊明似曾出仕于江陵,旋丁母忧归家。这首诗即丁忧家居时之作。参考资料:...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公元406年(东晋安帝义熙二年),亦即是陶渊明由彭泽令任上弃官归隐后的第二年,诗人便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当时诗人四十二岁。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陶...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拟古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拟古 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两句叙事,显得很随意,是说在东皋种苗,长势如何如何。但就在随意的话语中,显出了一种满意的心情,他说这话好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陶诗中有“带月荷锄归”,“浊酒”云云是常见的...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鸟·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鸟·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翼翼归鸟,训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而这一组自挽的《拟挽歌辞三首》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七》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自祭文》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自祭文》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9月,是时诗人陶渊明63岁,诗人有感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总结归纳自己的人生,也旨在表达自己脱俗的节操,便为自己写下了这篇祭文。三个月后,诗人逝世。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隆安四年(400年)春,桓玄克荆州、雍州后,督八州即八郡军事,领荆州、江州刺史。当时陶渊明在桓玄幕府里供职。隆安五年七月,他回乡探亲假满,再次...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年八月,刘裕北征后秦,世子刘义符留守建康,延请周续之馆于安乐寺讲《礼》月余,复归庐山。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还旧居》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还旧居》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一说作于十三年(417年),陶渊明五十三岁。诗人居上京时。尚常往来于柴桑之间,然迁至南村后,已多年未回柴桑。这次回到阔别已久的...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是陶渊明回答刘柴桑邀请他隐居庐山的事。刘柴桑与陶渊明往来关系甚密,陶集中有唱和诗《和刘柴桑》《酬刘柴桑》二首。逯钦立注《陶渊明集》将这首《和刘柴桑》诗系于晋安帝义熙五年...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经八年。这是一组“不拘流例,遇物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责子》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责子》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年),当时陶渊明四十四岁。参考资料: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79-181...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 十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公元416年,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最后只能借酒消愁,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酬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酬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酬刘柴桑》作于东晋义熙十年(414年)秋天,时陶渊明五十岁。这年秋天,刘柴桑下庐山来拜访陶渊明,相互作诗和唱,陶渊明于是作下《酬刘柴桑》。参考资料:1、陈庆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参考资料:1、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江苏教育...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赠长沙公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赠长沙公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何以写心,此贻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陶渊明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