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来源:书法资料网 查阅:151 次 时间:2023-03-19
诗词名句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出自:司马将军歌
诗人:李白
分类:关于(人物)
全文
狂风吹古月,窃(qiè)弄章华台。
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jīng)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xiāng)下三蜀。
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yī)天子,始知灞(bà)上为婴孩。
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ɡāi)。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歧。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浪迹未...
李白 200 阅读
李白集中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大多是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写的。这组诗当是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秋李白南游至宣城(今属安徽)时所作。关于崔侍御为何人,学术界尚存争议。...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创作时间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的秋天,李白两度来到宣城,此诗当作于公元753年或754年的中秋节...
李白 200 阅读
亭伯去安在。 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 短服改胡衣。...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大致是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一作《送赵云卿》,是李白写给钱少阳的赠诗。李白至晚年,很是推崇‘商山四皓’的济世之心和佐君之功,所以李白对“四皓”似的老者钱少阳也极为推重,甚...
李白 200 阅读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 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
李白 200 阅读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独许濬公殊。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李白 200 阅读
燕昭延郭隗。 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 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 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 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 千里独徘徊。...
李白 200 阅读
嘉谷隐丰草。 草深苗且稀。 农夫既不异。 孤穗将安归。 常恐委畴陇。 忽与秋蓬飞。 鸟得荐宗庙。 为君生光辉。...
李白 200 阅读
殷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 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 天寒水不冻,日用心不倦。 携此临墨池,还如对君面。...
李白 200 阅读
这首诗当作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诗人二十五岁去蜀途中,行至巴地,拟民歌之作。自此之后,不断有拟作,表现了李白对民歌的倾心和学习。参考资料:1、刘忆萱 王玉...
李白 200 阅读
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却寻溪中水,还望岩下石。 蔷薇缘东窗,女萝绕北壁。别来能几日,草木长数尺。 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
李白 200 阅读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 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人闻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李白 200 阅读
题中之“王山人”则“归布山隐”,此与李白这首诗所云“我心亦怀归,岁晚来相依”地望正合。由“我心亦怀归”可知,是时李白他不在徂徕山中,而应在兖州(今属山东)家里,诗当作于瑕丘...
李白 200 阅读
吾多张公子,别酌酣高堂。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裳。 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龙泉解锦带,为尔倾千觞。...
李白 200 阅读
首联所写登三山、望金陵与谢脁所作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相同,借用谢脁诗句,以长安代指金陵,即地即景即事自然而生的缅怀古人之情十分熨贴而浓郁。“水澹”是描绘江水恬静的样子,变绘形...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作年未详,或谓作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或谓作于天宝十五载至至德二载(756—757)之间。汉江,此指长江。此诗用意较为深曲,诗旨众说不一,其要当是表达怀抱未伸的怨望之情。
李白 200 阅读
诗的前两句写一位翩翩公子。“骏马娇行”,从马的“骏”写出人的风采;“踏落花”,表明是一次春游途中。陌上相逢,主人公的表现是“垂鞭直拂五云车”,马鞭直拂到她乘的五云车上。可见马与...
李白 200 阅读
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这组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后数年李白寓居东鲁期间。李白寓居东鲁时,常与鲁中名士孔巢父等往还,饮酒酣歌,时人称他们为“竹溪六逸”。在春天...
李白 200 阅读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
李白 200 阅读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
李白 200 阅读
馆娃日落歌吹深。 月寒江清夜沉沉。 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 郢中白雪且莫吟。 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 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 一朝飞去青云上。...
李白 200 阅读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6)诗人初至金陵时。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李白酒楼”条下引有此诗,当即城西孙楚酒楼。
李白 200 阅读
《别山僧》是天宝十三、十四载(753—754)间李白游宣州泾县(今安徽)之水西寺所作。其时李白游泾县,于水西寺与寺僧游,临别作此诗,李白另有《寻山僧不遇作》诗,题中“山僧”或当与此...
李白 200 阅读
天宝十二载,李白五十三岁。《山鹧鸪词》大约作于安禄山反叛之前,有人曾经邀请李白入幕僚,李白去幽州以后,发现安禄山准备谋反,于是毅然回归江南。早春赴长安,想陈列济世之策。
李白 200 阅读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 复携...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为李白自制歌行,用来送他的朋友岑徵君到嵩县鸣皋山隐居,故曰“鸣皋歌”,而以“送岑徵君”为其副题。同时李白还写了一首《送岑徵君归鸣皋山》,其中说到岑徵君乃相门之后,家世显赫,...
李白 200 阅读
李白《宫中行乐词》,今存八首,据孟棨记载,是李白奉召为唐玄宗所作的遵命文字之一。这是第二首。这是一首奉诏而作的表现宫中生活的诗。李白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秋奉诏入京,此诗当作于...
李白 200 阅读
李白这首诗是据三国时曹魏的音乐家、歌唱家左延年所写纪事诗《秦女休行》的拟作。李白此诗具体作年不详,王琦《李太白年谱》、詹鍈《李白诗文系年》、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均无提及。...
李白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