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诗词名句>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来源:书法资料网  查阅:151 次  时间:2023-03-19    

诗词名句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出自:归去来兮辞·并序

诗人:陶渊明

分类:关于(天气)

全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sù),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mí)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yì)。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rěn),当敛(liǎn)(shang)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诗文鉴赏

作者资料

陶渊明 诗词作品

魏晋 陶渊明《归鸟·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鸟·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翼翼归鸟,训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岁暮和张常侍》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岁暮和张常侍》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关于创作年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另一说在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义熙十三年十二月,太尉刘裕率部回到建康,南北山河统一的希望破灭。义熙十四年十...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停云·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停云·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参考资料:1、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江苏教育...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写于东晋隆安四年(400年),作者陶渊明三十六岁。作者此时在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职。此前,陶渊明奉桓玄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完成使命后,返途中路过江西,准备顺道回...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自祭文》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自祭文》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9月,是时诗人陶渊明63岁,诗人有感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总结归纳自己的人生,也旨在表达自己脱俗的节操,便为自己写下了这篇祭文。三个月后,诗人逝世。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咏贫士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移居二首》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移居二首》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组诗写于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当时作者46岁。公元408年(义熙四年)六月,陶渊明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暂时以船为家。两年后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移居...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白日沦西阿[1],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2]。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3],挥杯劝孤影[4]。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5]。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和郭主簿》第二首主要写秋色。写秋色而能独辟溪径,一反前人肃杀凄凉的悲秋传统,却赞赏它的清澈秀雅、灿烂奇绝,乃是此诗具有开创性的一大特征。古诗赋中,写秋景肃杀悲凉,以宋玉《九辩...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还旧居》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还旧居》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一说作于十三年(417年),陶渊明五十三岁。诗人居上京时。尚常往来于柴桑之间,然迁至南村后,已多年未回柴桑。这次回到阔别已久的...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这一年,陶渊明全家离开南村,回到阔别六年的上京里老家。参考资料: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移居·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组诗写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当时作者46岁。根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义熙元年(405年)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义熙四年(4...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二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二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这两句叙事,显得很随意,是说在东皋种苗,长势如何如何。但就在随意的话语中,显出了一种满意的心情,他说这话好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虽有荷锄倦,浊...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酬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酬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酬刘柴桑》作于东晋义熙十年(414年)秋天,时陶渊明五十岁。这年秋天,刘柴桑下庐山来拜访陶渊明,相互作诗和唱,陶渊明于是作下《酬刘柴桑》。参考资料:1、陈庆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杂诗 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是陶渊明回答刘柴桑邀请他隐居庐山的事。刘柴桑与陶渊明往来关系甚密,陶集中有唱和诗《和刘柴桑》《酬刘柴桑》二首。逯钦立注《陶渊明集》将这首《和刘柴桑》诗系于晋安帝义熙五年...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实际上是组诗的前后两大部分的一个转折点。诗借《海外南经》、《大荒南经》以及郭璞注中有关“不死之民”“不死国”之神话传说,渲染神话世界里长生不死之乐,“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è)岂足恃!...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游斜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游斜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辛丑是隆安五年(401年),这年陶渊明三十七岁。而根据逯钦立考证,辛丑应为“辛酉”,此诗当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岁次甲寅,作者年五十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此诗借古代神话中著名的夸父逐日故事,歌咏失败的英雄,寄托对某些政治斗争中的失势者的复杂感情。 夸父追日的神话以绝妙天真的想像极度夸张地表现了先民们战胜自然的勇气和信心,具有巨大的...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年八月,刘裕北征后秦,世子刘义符留守建康,延请周续之馆于安乐寺讲《礼》月余,复归庐山。因...

陶渊明 200 阅读

魏晋 陶渊明《赠羊长史·并序》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魏晋 陶渊明《赠羊长史·并序》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这诗是陶集赠答诗中的名篇。诗中念古伤今,流露着作者对时局的观感和政治态度,也体现了“君子赠人以言”的古训,对友人进行讽示、忠告,大有别于一般伤离惜别、应酬敷衍之作。羊长史,名松...

陶渊明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