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出自:湖边采莲妇
诗人:李白
分类:关于(人物)
全文
小姑织白纻(zhù),未解将人语。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
愿学秋胡妇,贞(zhēn)心比古松。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出自:湖边采莲妇
诗人:李白
分类:关于(人物)
小姑织白纻(zhù),未解将人语。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
愿学秋胡妇,贞(zhēn)心比古松。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 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
李白 200 阅读
《陌上桑》,乐府《相和歌辞》旧题。这首诗写的是秋胡戏妻的故事,诗中赞扬了罗敷的坚贞自洁,诗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对国、对君的忠诚。...
李白 200 阅读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 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 眷言王乔舄,婉娈故人情。复此亲懿会,而增交道荣。 沿洄且不定,飘忽怅徂征。暝投淮...
李白 200 阅读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及此留...
李白 200 阅读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三年(754)游铜陵时所作,作者看到铜官山、五松山的雄浑景色,酒醉以后,兴奋地舞之蹈之,再也不想回长安去了,也是作者不愿低头折腰事权贵的傲慢者的心态,同时也...
李白 200 阅读
其实,李陵还是不错的汉子,三千人抵抗了匈奴十几万人的围攻,最终兵尽力竭负伤被俘。这种情况,就是按现在国际公约来看也不算叛徒,而汉武帝却杀他全家,怎么不让投降?! 李白借咏叹苏武,...
李白 200 阅读
东平与南平。 今古两步兵。 素心爱美酒。 不是顾专城。 谪官桃源去。 寻花几处行。 秦人如旧识。 出户笑相迎。...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大约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或上元元年(760年)春所作。当时李白在江夏写了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云:“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
李白 200 阅读
日晚湘水绿,孤舟无端倪。明湖涨秋月,独泛巴陵西。 过憩裴逸人,岩居陵丹梯。抱琴出深竹,为我弹鹍鸡。 曲尽酒亦倾,北窗醉如泥。人生且行乐,何必组与珪。...
李白 200 阅读
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云:此诗于开元二十五年(737)而作。参考资料: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4-925...
李白 200 阅读
玉箸落春镜。 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 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 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 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 日夜向阳台。...
李白 200 阅读
秋露白如玉。 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 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 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 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 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 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 夜夜当秉烛。...
李白 200 阅读
安旗《李白全集编半注释》云,此诗于开元十五年(727)而作。参考资料: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1...
李白 200 阅读
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开缄识远意,速此南行舟。 风水无定准,湍波或滞留。忆昨新月生,西檐若琼钩。 今来何所似,破镜悬清秋。恨不三五明,平湖泛澄流。 此欢竟莫遂,狂杀王子猷。巴陵定...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6)诗人初至金陵时。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李白酒楼”条下引有此诗,当即城西孙楚酒楼。
李白 200 阅读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楚国一...
李白 200 阅读
慢世薄功业。 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 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 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 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 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 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 谈笑期一掷。...
李白 200 阅读
绀殿横江上,青山落镜中。岸回沙不尽,日映水成空。 天乐流香阁,莲舟飏晚风。恭陪竹林宴,留醉与陶公。...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创作时间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的秋天,李白两度来到宣城,此诗当作于公元753年或754年的中秋节...
李白 200 阅读
李白此诗以乐府古题写自己安史之乱后的遭遇。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春天,李白因避安史之乱,离开宣城南赴剡中途中,遇大书法家张旭于溧阳(今属江苏),作此诗以赠张。参...
李白 200 阅读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在出蜀当年的秋天,往游金陵(今江苏南京),大约逗留了大半年时间。开元十四年春,诗人赴扬州,临行之际,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李白作此诗留...
李白 200 阅读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沐猴而冠不足言, 身骑土牛滞东鲁。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丝桐感人弦亦绝, 满堂送君皆惜别。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
李白 200 阅读
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即知蓬莱石,却是巨鳌簪。 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 禹穴寻溪入,云门隔岭深。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
李白 200 阅读
太白与丹丘为莫逆之交,时相与游从。丹丘身为道流,或出或处,或显或隐,徘徊于江湖魏阙之间。太白涉足终南捷径,丹丘当是重要引路人之一一。故《西岳云台歌>有求援引之意。丹丘当是于...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大约是李白出川时候写的,估计在三峡下游,已经体验到了水急浪涌的滋味。有船行如箭的感觉,根据《秋下荆门》的描写,大约是在春天出的三峡,水流正急速的季节。很好的诠释了快速旅程的...
李白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