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出自:行路难·其一
诗人:李白
分类:关于(抒情)
全文
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羞通:馐;直通:值)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qí)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出自:行路难·其一
诗人:李白
分类:关于(抒情)
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羞通:馐;直通:值)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qí)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般学者把《南奔书怀》系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认为此诗写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季安禄山叛乱时。郁贤皓认为此诗说明了李白携宗夫人,由梁园经洛阳沦陷...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李白南游吴越之时。那时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多穷兵黩武、荒淫误国之事。参考资料: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
李白 200 阅读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编的《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记录为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一般认为这是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间李白离开京城...
李白 203 阅读
此序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前后作于安陆。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作者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虽然是文,却和李白的诗一样飘逸俊爽。这篇小品,景、情、思融...
李白 200 阅读
《空城雀》,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是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想屈节钻营,只能过着悲苦日子的愤懑与无奈之情。...
李白 200 阅读
这首诗作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一说是天宝五年)。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李白离开长安,在洛阳遇到了杜甫,两人结伴出游。第二年秋天,二人又相会于东鲁。不久二人又再次分手,...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写作时间不好判断。按道理,在唐朝开元和天宝(均为唐玄宗年号)时期都很崇尚道教,而李白拜谒的应该不是一般地方的老子庙,面对如此冷落的道观则可能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事情,也许就...
李白 200 阅读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 200 阅读
贾至字幼邻,洛阳人,是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和散文家。唐玄宗幸蜀时,他曾任中书舍人,知制诰,在唐肃宗乾元年间,被贬为岳州司马(岳州即今湖南省岳阳市)。此时李白正在巴陵游历,遇见...
李白 200 阅读
李白诗名之盛,在中国古今堪称第一。这是因他情志高妙清逸,浑然天成,不假雕琢,平生又好作方外奇思,不是平常人呕心沥血可成。而这一首诗,看似平淡,但画面隽永,情境交融,了无点尘。...
李白 200 阅读
李白曾陪同妻内,为寻找庐山女道士李腾空曾翻重山,越峻岭,一路上远迩幽寂,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写下了这《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李白 200 阅读
令弟佐宣城,赠余琴谿鹤。谓言天涯雪,忽向窗前落。 白玉为毛衣,黄金不肯博。背风振六翮,对舞临山阁。 顾我如有情,长鸣似相托。何当驾此物,与尔腾寥廓。...
李白 200 阅读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屹屼,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鲁连...
李白 200 阅读
黄河走东溟。 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 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 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 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 吸景驻光彩。...
李白 200 阅读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梦,後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李白 200 阅读
流水去绝国,浮云辞故关。水或恋前浦,云犹归旧山。 恨君流沙去,弃妾渔阳间。玉箸夜垂流,双双落朱颜。 黄鸟坐相悲,绿杨谁更攀。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 窥镜不自识,况乃狂夫还。...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作者游当涂时。当涂,唐属江南东道宣州,今为安徽马鞍山市属县。赵炎,即赵四,天宝中为当涂县尉,与李白过从甚密,李白诗中有《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寄...
李白 200 阅读
王公希代宝。 弃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 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 挂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虽未摧。 一生泪尽丹阳道。...
李白 200 阅读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楚国一...
李白 200 阅读
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参考资料: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
李白 200 阅读
李白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理想的诗人,他青年时代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意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和成就。但是,尽管他足迹几及半个中国,仕途却一直不顺利,这使他感到十分悲凉和愤慨。这...
李白 200 阅读
倾晖速短炬,走海无停川。冀餐圆丘草,欲以还颓年。 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鹰豪鲁草白,狐兔多肥鲜。邀遮相驰逐,遂出城东田。 一扫四野空,喧呼鞍马前。归来献...
李白 200 阅读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
李白 200 阅读
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开缄识远意,速此南行舟。 风水无定准,湍波或滞留。忆昨新月生,西檐若琼钩。 今来何所似,破镜悬清秋。恨不三五明,平湖泛澄流。 此欢竟莫遂,狂杀王子猷。巴陵定...
李白 200 阅读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此诗是李...
李白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