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出自: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诗人:纳兰性德
分类:关于(抒情)
全文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niǎo)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shān)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sháo)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出自: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诗人:纳兰性德
分类:关于(抒情)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niǎo)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shān)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sháo)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这首词是纳兰写给妻子卢氏的。应该是纳兰与卢氏新婚之时(康熙十三年(1674年))所作。他们结婚时,卢氏正好十八岁,与词中的“十八年来堕世间”之语正好相应。参考资料:...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二十一年(1682),纳兰性德随康熙帝东巡,途中驻扎于山海关,塞外的阔大景象和壮丽的山海风光,引发了词人心中雄浑之感,于是词人写下了这首词。参考资料:1、《经典...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纳兰性德的这首《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具体写于何时,尚待考证,但是从内容来看,应当是词人在出行途中所写的思归之作。参考资料:1、《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据清人笔记,纳兰曾爱恋过一名宫女,这首词可能是为其而作,乃词人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而作的一首词。参考资料:1、赵明华著.纳兰词典评: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解丁香结。 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卢氏死去一年后即康熙十七年(1678),终于在纳兰家族的祖茔入土为安,这件事情又勾起了词人无边的伤痛,于是词人写下了这首词来悼亡妻子卢氏。参考资料:1、(清)纳...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词人一路行来,空山寂寥,万木萧索,红叶满溪,便登楼眺望,暮色苍茫,有感而发,于是写下这首词,旨在描绘暮秋时节山耙的景象及当时的体验。参考资料:1、闵泽平编著...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作者奉旨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途中。是一首以纪梦的艺术手法,表达离情别恨的词。参考资料:1、贺新辉.《全清词鉴赏辞典》.北京:中...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按词中描写的是秋冬景色,且曰‘榆塞重来’,可知是指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八,习至十二月随副都统郎谈赴梭龙时第二次至山海关,故应系于该年八、九月份。参考资料:...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年间,词人随从康熙皇帝出巡时见到了“废寺”,由此生情动感,遂填词以寄今昔之慨。参考资料:1、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5-5-1:279...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纳兰性德在爱妻亡故后,悲痛欲绝,便写了很多悼念亡妻的词。《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词,它大约写于卢氏去世不久。参考资料:1、田军, 王洪等.《...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容若随副都统郎坦、公彭春等人“觇梭龙”,即侦察东北雅克萨一代罗刹势力的入侵情况,途中思家心切,写下这首《沁园春》。参考资料: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此词作期在康熙十六年(公元1669年)前,是纳兰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面对萧萧雨夜无法入眠,感叹青春韶华易逝,相念已经离去的心爱女子,有感而发所作。参考资料: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近来无限伤心事 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 绿窗红泪 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 自尽断送 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 漆灯风飐 痴数春星...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古典诗词中杨柳被赋予了多种喻义,但多是借以抒发艳情,或是表达离愁别绪等等。本篇虽题作“咏柳”(一作“新柳”),可实际上作者别有寓托。有人以为是用象征的手法,借咏柳来写一个年方及笄...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词以“咏风兰”为题,副题张刻本作《题见阳画兰》,可见此篇为题兰兼咏物之作。 上阕从香气和姿态两方面对风兰作了精致灵动的描摹。“别样幽芬”言风兰散发出不寻常的香味,这种清幽典雅的气...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词为酬唱之作,当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时顾贞观南下返京后不久,同时酬唱者还有严绳孙等。参考资料: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首词写于何时尚待考究,词写的是离情,这首词是一首悼亡词, 悼念亡妻或者是与表妹那段有缘无份的感情。参考资料:1、聂小晴,泉凌波编.纳兰容若词传:中国华侨出...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从边塞回来时的状况。至于具体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觇梭龙后的归途中;另一种说法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扈从东巡的归途上。<...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首词作于康熙年间。纳兰在百无聊赖之时,回想起初恋的情景,感慨万分,为了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故作下此词。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康熙帝奉太皇太后巡幸五台山,词人随从扈驾。途经黄花城,词人看到黄花城雪后将晓的景象,有感而发,作下此词。参考资料:1、(清)纳兰...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夏天的月夜,满心愁事的词人辗转反侧不能成眠,起床又为时尚早,最是百无聊赖。而在这样的孤独无聊中,终究是来到了院中,看到在庭院中已经结了薄薄一层的霜,凉意袭人,于是写下了这首...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此词便为那时所作。...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是一篇极别致的咏史之作,其写法与一般的咏史不同,他没有从某一历史人物或某一历史事件作为触媒入手,而是写出了自己的一种心灵感受,突出了如梦之感的独特体验。这在咏史之作中确是别开...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这首词大约作于此行中。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首词有解为是思念妻子的作品,时间尚存争议,但大抵认同创作于边塞。纳兰虽只有三十余年生涯,但可以肯定的是,步过了坎坷的感情经历,他可谓已熟谙人生,对于生涯中美好的悲剧性追忆...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 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 芒鞋心事杜陵知,唯今只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别样幽芬, 更无浓艳催开处。 凌波欲去, 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 怎耐秋如许? 还留取, 冷香半缕, 第一湘江雨。...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年间,爱人不在,岁月已逝,词人在上元节时出去游玩,睹景思人,故而写下了这首词。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01,第315页
纳兰性德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