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出自: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诗人:纳兰性德
分类:关于(抒情)
全文
萧(xiāo)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qī)枕数秋天,蟾(chán)蜍(chú)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出自: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诗人:纳兰性德
分类:关于(抒情)
萧(xiāo)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qī)枕数秋天,蟾(chán)蜍(chú)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这首词大约成于康熙十七年(1678)秋,是词人为姜宸英所作的思人词。当时,姜宸英一人穷困潦倒借住在佛寺中,词人的意图可能就是邀请姜宸英前来明珠府居住。参考资料: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据清人笔记,纳兰曾爱恋过一名宫女,这首词可能是为其而作,乃词人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而作的一首词。参考资料:1、赵明华著.纳兰词典评: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年间,爱人不在,岁月已逝,词人在上元节时出去游玩,睹景思人,故而写下了这首词。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01,第315页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二十岁的纳兰性德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少年夫妻无限恩爱,可惜好景不长,美好的生活只过了短短三年,爱妻便香消玉殒了。这首词作于妻子卢氏死后,叙述了词人凄清孤...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此篇以少女的形象、口吻写春愁春感,写其春晓护眠,娇慵倦怠,又暗生自怜的情态与心理。 春晨,窗外屋檐滴水的声音将她唤醒。一“惊”分明写出了女主人公些微娇嗔恼怒之意,分明睡得香甜,不...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春花春月年年客, 怜春又怕春离别。 只为晓风愁, 催花扑玉钩。 娟娟双蛱蝶, 宛转飞花侧。 花底一声歌, 疼花花奈何。...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一首《太常引》,没有确切时节,没有确切地点,多次查阅资料亦是无果。于是,后人只能旁证推测,这应是纳兰离家夜宿别处而发的感慨。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该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词意来看乃伤春怀人之作,但具体所怀之人不详,从正文可以看出应为怀念宫中表妹之作。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纳兰...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于康熙十六年(1677)重阳前三日,亡妇百日之后,自梦中得句。谓临别之时,妇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故此,即将天上月,作为歌咏对象。参考资料: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大概写于暮春时节,此时的纳兰不仅因逝去的春光而心生感慨,身体也正抱恙而忍受着折磨,愁病交加,以致于他竟生出了兴亡之叹,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二十一年(1682),词人来到塞外之地,感受到北地的苦寒与凄凉,又恰逢爱妻离去,有感而发作下此词。参考资料: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十三年(1674),纳兰性德与卢氏结缡。三年后,卢氏去世。又六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纳兰性德写下这首词,以寄托哀思。参考资料:1、马大勇编著.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首咏七夕的词大约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七夕”之日。时纳兰任三等侍卫,是第一次扈驾出巡塞外。农历七月七日,天上牵牛织女相逢,而自己却与妻子分离,于是词人为表达自己内心的思念...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清时礼乐萃朝端,次第郊原引玉銮。 河岳千年归带砾,寝园三月拜衣冠。 便从畿甸亲民隐,更启神泉示从官。 非独炎灵钟坎德,恩波深处不知寒。...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古代有游春的习俗,多选在清明时节,纳兰为了借用女性口吻来描述一个生活片段,于是以此为题而作下这首咏节令之作。参考资料:1、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编.金瓶梅研究...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纳兰并不是一个贪恋美色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最需要爱情的男人,他的爱情曾随着表妹的入宫一度低沉,随着妻子卢氏的去世差点毁灭,甚至随着沈宛的离去而消散殆尽。这首词写的是纳兰与妻子...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纳兰与妻子卢氏恩爱情深,可惜天妒红颜,卢氏双十年华便香消玉殒。此作想必是纳兰描摹回忆之作,写女子其实也是自况其身,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考证。参考资料:1、纳兰...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载:“此词用语多及湘楚,殆为寄张见阳词。见阳任江华令,因有‘灵雨’之辞。‘鸳鸯’云云,则颇涉调侃,据知见阳为携眷南行。词当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 溪风到竹初疑雨,秋月如弓渐满弦。 残梦远经吹角戍,明河长亘衣天。 哀蛩饯晓浑多事,也似严更古驿边。...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纳兰容若的好友张纯修(号见阳)离京赴任湖南江华县,容若作此词以送别。参考资料:1、(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评: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张纯修出令阳江,是词当作于此后,是纳兰写给张纯修的寄赠之作。参考资料: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04页...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词作乃中秋月下,对于昔时情爱的思忆。此词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1678)中秋。这年春天,纳兰妻卢氏病故。参考资料:1、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作者奉旨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途中。是一首以纪梦的艺术手法,表达离情别恨的词。参考资料:1、贺新辉.《全清词鉴赏辞典》.北京:中...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 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 芒鞋心事杜陵知,唯今只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纳兰之妻卢氏于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日病故,十七年(1678)七月下葬。细味词意,这首词饱含伤悼之意,此词似作于卢氏下葬之后。纳兰和妻子卢氏的感情非常深厚,对妻子的不幸早逝非...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首词作于康熙年间。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词人思念旧情人,为了表达内心对回廊相思之地的无限眷恋,故作下此词;另一种说法是词人在怀念亡妻卢氏,因而作下此词。...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代谢感时序,迭微叹日月。憝彼鶗鴂鸣,忍此众芳歇。 林园无鲜蕊,原野飞陨叶。王孙伤岁暮,志士励穷节。 劲莛矗惊飙,贞松翠霜雪。昂昂泽中雉,矫矫韝同鷢。 物性不可渝,人宁不如物?努力崇...
纳兰性德 200 阅读
这是一篇极别致的咏史之作,其写法与一般的咏史不同,他没有从某一历史人物或某一历史事件作为触媒入手,而是写出了自己的一种心灵感受,突出了如梦之感的独特体验。这在咏史之作中确是别开...
纳兰性德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