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诗大全>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 其二

朝代 宋代
作者 朱熹
标签
来源 shufaziliao.com
查阅
时间 2023-03-10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 其二 原文

畴昔东州路,音书仅一通。承颜终未遂,仰德竟何穷。

野哭悲能遽,岩居计莫同。关心九原路,无树不高风。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 其二 注释

  训俭示康:阐释节俭(对于“立名”的重要意义)给康看。训,训释、解释。寒家:指门第低微,余资少。清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清正廉洁的家风。华靡:生活豪华奢侈。乳儿:幼儿。长者:长辈。羞赧:害羞。忝科名:名列进士的科名。同年:同榜登科的人。簪:插、戴。充腹:吃饱。垢弊:肮脏破烂的衣服。矫俗干名:故意用不同流俗的姿态来猎取名誉。顺吾性:顺从我的天性。俭素:节俭朴素。固陋:浅陋。病:缺点。与其不逊也宁固:与其骄纵不逊,宁可简陋寒酸。不逊,骄傲。约:节俭。鲜:少。志于道:有志于追求道。未足:不值得。议:议论诟病:讥议、批评。

  异:奇怪。近岁:指宋神宗元丰年间。走卒:当差的。丝履:丝织的鞋。天圣:宋仁宗年号(1023~1032)。群牧:主管国家马匹的机构。置酒:摆酒席。皆然:都这样。非:认为不对。会:聚会。礼勤:礼意殷勤。物薄:食物简单。内法:内宫酿酒之法。远方珍异:来自远方的奇珍异果。品:种类。营聚:张罗、准备。发书:发出请柬。苟或:如果有人。鄙吝:吝啬。随俗靡:跟风随俗。靡,倾、倒。颓弊:败坏。居位者:有权势的人。忍:忍心。

    厅事:办公或接待宾客的厅堂。旋马:马转身。隘:狭窄。诚:确实。太祝奉礼:太常寺的两个官职,主管祭祀。常由功臣子孙担任。得于酒家:在酒馆找到。所来:从何处来。以实对:把实情说出。卿:皇帝对大臣的称呼。清望官:尊贵而有名望的清官。酒肆:酒馆。就:借着。觞之:请人喝酒。无隐:坦言,不隐瞒。盖:更加。自奉养:自己生活享受。掌书记:唐朝官名,相当于宋代判官,故以此代称。所亲:“所”字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这里相当于名词性短语,意为“所亲近的人”。清约:清廉节约。从众:和众人一样。锦衣玉食:即“衣锦衣,食玉食”,穿高贵的服装,吃珍贵的食品。顾:但。顿:马上。失所:无存身之地。庸人:凡人,平常人。

  共:通“洪”,大。寡欲:欲望很少。不役于物:不受外物的牵扯、制约。直道而行:行正直之道,指任何事情都敢于诚实不欺地去做。小人:指普通百姓。谨身节用:约束自己,节约用度。远、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使……丰。枉道:不按正道行事。速祸:招致祸患。速,招。多求:多方搜求。妄用:浪费。居官:做官时。贿:贪赃受贿。居乡:不做官时。

  其后:他的后代。达人:显达的人。以为忠:认为他忠于公室。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纮:帽带山节:刻有山形的斗拱。藻棁:用美丽图案装饰的梁上短柱。棁,梁上的短柱。享:宴请。及祸:遭到祸患。得罪:惹上罪名。出亡:逃亡别国。骄溢:骄横豪奢。倾家:丧失全部家产。夸人:炫耀。卒:终于。东市:刑场。冠:领先。习:染上。立名:树立名声。遍数:全部列举非徒:不仅。身:自身。服行:实行。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 其二 诗译

  我本来出身在卑微之家,世世代代以清廉的家风相互承袭。我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从幼儿时起,长辈把金银饰品和华丽的服装加在我身上,总是感到羞愧而把它们抛弃掉。二十岁忝中科举,闻喜宴上独有我不戴花。同年中举的人说:“皇帝的恩赐不能违抗。”于是才在头上插一枝花。一辈子对于衣服取其足以御寒就行了,对于食物取其足以充饥就行了,但也不敢故意穿脏破的衣服以显示与众不同而求得好名声,只是顺从我的本性做事罢了。一般的人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我心里唯独以节俭朴素为美,人们都讥笑我固执鄙陋,我不认为这没什么不好。回答他们说:“孔子在说:‘与其骄纵不逊,宁可简陋寒酸,又说:‘因为节约而犯过失的很少’,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而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看作美德,当今的人却因节俭而相讥议,哎,真奇怪呀!”

  近年来的风气尤为奢侈浪费,跑腿的大多穿士人衣服,农民穿丝织品做的鞋。我记得天圣年间我的父亲担任群牧司判官,有客人来未尝不备办酒食,有时行三杯酒,或者行五杯酒,最多不超过七杯酒。酒是从市场上买的,水果只限于梨子、枣子、板栗、柿子之类,菜肴只限于干肉、肉酱、菜汤,餐具用瓷器、漆器。当时士大夫家里都是这样,人们并不会有什么非议。聚会虽多,但只是礼节上殷勤,用来作招待的东西虽少,但情谊深。近来士大夫家,酒假如不是按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菜肴假如不是远方的珍品特产,食物假如不是多个品种、餐具假如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宾客好友,常常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经办聚集,然后才敢发信邀请。如果这样做,人们就会争先责怪他,认为他鄙陋吝啬。所以不跟着习俗随风倒的人就少了。唉!风气败坏得像这样,有权势的人即使不能禁止,能忍心助长这种风气吗?

  又听说从前李文靖公担任宰相时,在封丘门内修建住房,厅堂前仅仅能够让一匹马转过身。有人说地方太狭窄,李文靖公笑着说:“住房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办事的厅堂确实狭窄了些,但作为太祝祭祀和奉礼司仪的厅堂已经很宽了。”参政鲁公担任谏官时,真宗派人紧急召见他,是在酒店里找到他的。入朝后,真宗问他从哪里来的,他据实回答。皇上说:“你担任清要显贵的谏官,为什么在酒馆里喝酒?”鲁公回答说:“臣家里贫寒,客人来了没有餐具、菜肴、水果,所以就着酒馆请客人喝酒。”皇上因为鲁公没有隐瞒,更加敬重他。张文节担任宰相时,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从前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一样,亲近的人有的劝告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像这样俭省,您虽然自己知道确实是清廉节俭,外人有很多对您有张文节像公孙弘盖布被搞欺诈的讥评。您应该稍微随从一般人的习惯做法才是。”张文节叹息说:“我现在的俸禄,即使全家穿绸挂缎、膏梁鱼肉,怕什么不能做到?然而人之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像我现在这么高的俸禄难道能够一直拥有?身躯难道能够一直活着?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死去,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奢侈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导致无存身之地。哪如无论我做官还是罢官、活着还是死去,家里的生活情况都永久如同一天不变呢?”唉!大贤者的深谋远虑,哪是才能平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御孙说:“节俭,是最大的品德;奢侈,是最大的恶行。”共,就是同,是说有德行的人都是从节俭做起的。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被外物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费用,避免犯罪,使家室富裕,所以说:“节俭,是各种好的品德共有的特点。”如果奢侈就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贪恋爱慕富贵,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挥霍,败坏家庭,丧失生命,因此,做官的人如果奢侈必然贪污受贿,平民百姓如果奢侈必然盗窃别人的钱财。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恶行。”

  过去正考父用饘粥来维持生活,孟僖子因此推知他的后代必出显达的人。季文子辅佐鲁文公、宣公、襄公三君王时,他的小妾不穿绸衣,马不喂小米,当时有名望的人认为他忠于公室。管仲使用的器具上都精雕细刻着多种花纹,戴的帽子上缀着红红的帽带,住的房屋里,连斗拱上都刻绘着山岳图形,连梁上短柱都用精美的图案装饰着。孔子看不起他,认为他不是一个大才。公叔文子在家中宴请卫灵公,史鰌推知他必然会遭到祸患,到了他儿子公叔戌时,果然因家中豪富而获罪,以致逃亡在外。何曾一天饮食要花去一万铜钱,到了他的孙子这一代就因为骄奢而家产荡尽。石崇以奢侈靡费的生活向人夸耀,最终因此而死于刑场。近代寇莱公豪华奢侈堪称第一,但因他的功劳业绩大,人们没有批评他,子孙习染他的这种家风,现在大多穷困了。其他因为节俭而树立名声,因为奢侈而自取灭亡的人还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上面姑且举出几个人来教导你。你不仅仅自身应当实行节俭,还应当用它来教导你的子孙,使他们了解前辈的作风习俗。

参考资料:

1、中华美德书编写组.《中华美德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334-336

2、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6

3、余春明.《教苑撷英余春明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34-235

4、张谦亨,张秋菊.《中学文言解疑辞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716-717

5、吴海.从《训俭示康》的“训”字谈起,湖州师专学报,1996,(1)

6、韩志柏,邱海林.《训俭示康》的“训”作何解?,中学语文,1999,(7)

7、薛兴臻.《训俭示康》中“共”的音和义,语文月刊,1996,(10).

8、赵荣民.《训俭示康》注释订误,中学语文教学,1961,(20).

参考资料:1、中华美德书编写组.《中华美德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334-3362、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63、余春明.《教苑撷英余春明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34-2354、张谦亨,张秋菊.《中学文言解疑辞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716-7175、吴海.从《训俭示康》的“训”字谈起,湖州师专学报,1996,(1)6、韩志柏,邱海林.《训俭示康》的“训”作何解?,中学语文,1999,(7)7、薛兴臻.《训俭示康》中“共”的音和义,语文月刊,1996,(10).8、赵荣民.《训俭示康》注释订误,中学语文教学,1961,(20).

参考资料:1、中华美德书编写组.《中华美德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334-3362、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63、余春明.《教苑撷英余春明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34-2354、张谦亨,张秋菊.《中学文言解疑辞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716-7175、吴海.从《训俭示康》的“训”字谈起,湖州师专学报,1996,(1)6、韩志柏,邱海林.《训俭示康》的“训”作何解?,中学语文,1999,(7)7、薛兴臻.《训俭示康》中“共”的音和义,语文月刊,1996,(10).8、赵荣民.《训俭示康》注释订误,中学语文教学,1961,(20).9、唐祖闳.《训俭示康》注释质疑,语文学习,1994,(10)10、周卓敏.《训俭示康》中两条注释的商榷,语文知识,1997,(1).1

1、魏忠道,章英贤.《新增古诗文译释》.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87-981

2、周显忠.《博古今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68-6701

3、章培恒,王国安.《高中古诗文辞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588-5911

4、姚家祥,戈纪敏,谷衍奎.《高中文言文注译讲评及阅读能力训练》.北京:气象出版,1998:112-113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 其二 创作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 其二 赏析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 其二 译文

大家都在看

元代 宋本《送欧阳炳四首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元代 宋本《送欧阳炳四首 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暖翠空濛故国山,梦中慈母美连环。文明门外春才好,百尺吴船漾绿湾。...

古诗大全 218 阅读

元代 房皞《寄呈岳阳诸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元代 房皞《寄呈岳阳诸友》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禀性太褊率,不受尘事触。自小远市廛,僻居在岩谷。 人间嗜好心,舍书百不欲。一饱更奚求,箪瓢随分足。 失脚堕世路,缠纠若徽纆。人以官为荣,我以官为辱。 平生喜高洁,为官近卑俗。平生喜...

古诗大全 216 阅读

明代 林鸿《题张少府梦泽高秋图》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明代 林鸿《题张少府梦泽高秋图》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梦游秋水碧,醉眺晚山閒。短棹发吟思,酣歌放狂澜。 浮云秋际来,蔼然芳树间。青苍太古意,天地同瀰漫。 荆门正西上,树古生早寒。汉水日东逝,冶游多苦颜。 雁思落芳渚,渔情寄清湾。愿期同...

古诗大全 205 阅读

南北朝 刘义庆《咏雪》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南北朝 刘义庆《咏雪》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咏雪》就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参考资料:1、刘庆华译注....

古诗大全 204 阅读

唐代 李白《将进酒》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唐代 李白《将进酒》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编的《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记录为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一般认为这是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间李白离开京城...

古诗大全 203 阅读

明代 林鸿《为广上人赋归云山房》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明代 林鸿《为广上人赋归云山房》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道山老禅七十馀,闭门不出祇园居。心将明月同清净,迹比閒云能卷舒。 萧散浮云閒更閒,因风也或到人间。晴教海上千峰出,暝与天边一鹤还。 归云寂寂山房暝,明月苍苍僧入定。禅心无着云无踪...

古诗大全 203 阅读

元代 凌云翰《画 其二 巢父许由》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元代 凌云翰《画 其二 巢父许由》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清谈又复到巢由,洗耳元非况饮牛。尧舜得人天下事,画师那识帝心忧。...

古诗大全 203 阅读

明代 傅汝舟《秋日青原山作》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明代 傅汝舟《秋日青原山作》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秋物祇林浅,禅阶古石平。香台七祖塔,法树十围荆。 杖飞犹置井,山匝似为城。即此未遑息,徒令岩壑轻。...

古诗大全 203 阅读

先秦 孟子弟子录《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孟子弟子录《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古诗大全 202 阅读

明代 钟惺《暮春水仙花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明代 钟惺《暮春水仙花 其四》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每笑梅花太畏喧,一身自许历寒温。春风特念冰霜后,邀与春花共慰存。...

古诗大全 202 阅读

唐代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唐代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遂愤...

古诗大全 201 阅读

先秦 庄子及门徒《秋​水​(节​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先秦 庄子及门徒《秋​水​(节​选)》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前389?―前286?),战国时宋国人,思想家,庄子和老子同属道家学派,合称“老庄”。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动荡大变草的时代,应子对当时的兼并战争、剥削压迫...

古诗大全 201 阅读

元代 房皞《卖剑行赠韦汉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元代 房皞《卖剑行赠韦汉臣》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沧海波未澄,无人斩长鲸。韦郎三尺玉,匣中鸣不平。 蛟龙一出雷雨随,翕忽变化清四夷。可惜有才不见用,青天白日将何为? 酒酣起舞抱剑哭,肃肃悲风动茅屋。不如南山学种田,自古青萍换黄犊...

古诗大全 201 阅读

元代 凌云翰《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一 其十三》原文翻译

元代 凌云翰《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一 其十三》原文翻译

木奴花发四邻香,静里偏知日晷长。坐久出门看野色,乱山平处是钱唐。...

古诗大全 201 阅读

明代 钟惺《观象台铜浑天仪刻漏》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明代 钟惺《观象台铜浑天仪刻漏》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制出何人手,年标异代君。篆成蝌蚪迹,斑上鹧鸪纹。 古瓦栖朝露,孤楹抱宿云。九金来禹牧,七政准尧文。 候较吹葭审,躔从累黍分。当时甘石辈,心目太精勤。...

古诗大全 201 阅读